思维的实质是在特定物质(人脑)结构中对客体(反映在大脑 中就是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而组合成的语言体系)的深层和远区实现穿透性反映的心智活动。创新思维当然也是思维,自然也具备上述特质,但是它不同于常规思维的地方,也就是其产生思维创新功能的原因,在于它是在内容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合理、复杂、 科学的语言基础上进行的。
丰富的语言,如果结构组合不合理、 不科学,也不可能产生创新思维。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对有些人虽然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却终身平庸、无所作为就不难理解了。 合理、复杂、科学的信息语言结构,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说,实现创新思维要求人们在摄取信息、考虑信息的组合结构方面,至少要坚持如下3条原则:
(1) 信息的相关性。摄取信息一定要注意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信息的相互关联性,即把握好专业的“内核”与其外围相关知识的 “外壳”之间的相互关系。
(2)信息的多样性、实践证明,知识单一的人创新能力就不会强。因此,摄取信息也要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孔子讲 “和而不同”。《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并解释说;“以他平他谓之和”,“若以同裨同,尽乃弃 矣”。在这位史学家看来,不同事物间的差异、矛盾及其平衡、统一才会产生新事物,而简单重复、绝对同一则不可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创新思维同样如此。多样性基础上的差异就是矛盾,而矛盾的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注意信息摄取的有差别的多样性组合,思维就会流于简单、原始和绝对同一,也就不可能产生创新思维。
(3)信息的整体性。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它所呈现、 反映出的信息自然也具有系统整体性质。因此,我们在考虑信息取舍的时候,不能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精”是在“博”的基础上的,“精”是有“背景”的“精”;“博”是 “精”之上的“博”,是有取舍、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排列组合的 “博”,不注意信息的整体性,知识就不可能“发酵”出新东西,也就不能实现思维对信息系统加工的整体放大效应,即不会有“1十1 > 2"的系统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