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是一个创业时代。当时间跨进21世纪的时候,“创业”就成为了全球最热的一个名词。尤其是在经历了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机之后,当那些百年基业甚至是世界500强企业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轰然倒下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企业为什么总是从高增长走向衰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美国84%的规模最大、最富有、最有实力的公司销声匿迹?(拉里•法雷尔《创业时代》)于是,一个认识开始被人们接受:企业赖以生存的创业元素必须被召回。如今,在企业家口中谈论最多的名词不再是“企业管理”,而是“创业精神”了。
二、任何企业的持续发展都需要树立长久的创业意识。任何一个企业在它的起步阶段都需要创业者具有足够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和实践,使一个小企业诞生;同样是依赖这种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者把公司从起步阶段迅速推向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利润的上升,有的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开始淡漠,转而把精力关注于管理或者事务之中。 但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产品和企业在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会沿袭出生一成长一成熟一衰退一死亡的规律而循环,所以说,企业要想维持长久的兴旺和生命力,就必须时刻处于创业的状态,不断发现新市场,设计新产品,自我否定,自我更新,唯有保持旺盛的创业精神和树立长久的创业意识,才会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外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当代许多著名的美国高科技大公司,几乎都是大学生创业者们利用风险投资创造出来的,如Intel的高登•摩尔、安迪•葛鲁夫,Microsoft的比尔•盖 茨、保罗•艾伦,惠普的威廉•休利特、戴维•帕卡德,Netscape的马克•安德森,Dell的迈克尔•戴尔等都是美国大学培养创业者的典范。有关资料表明,在德国,每年有50%的大学生通过创业获得就业岗位, 他们提出“大学应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在印度的加尔各答管理学院,每年有30%的大学毕业生创办自己的企业。据麻省理工大学(MIT)的一项统计,自1990年以来,MIT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多个新公司,截至1999年, 该校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家公司,雇用了110万人,创造出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对美国特别是麻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大学生创业已经引起了各国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198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高等教育应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创业素质应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