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曾使用了vocation , occupation , career,career development等不同的术语。为了不至混乱,这里也做一个辨析和澄清。在职业心理学发展初期(1908),社会发展相对稳定。一个人进人某职业之后,基本上不大改变,故当时经常用的词语是职业,英文即vocation和。iccupation,与社会学的职业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是人们为获得生活来源而从事的某种工作,是谋生的主要手段。虽然人们在使用这两个词时并没有严格区分,但它们在内涵和使用环境上还是存在细微区别。vocation与个体相联系,侧重个体中与职业有关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在个体咨询等场合使用较多;如最早帕森斯(1908)就是用的职业指导( vocational guidance)。而occupation与环境相联系,偏重职业中的组织制度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组织咨询等场合使用较多。因此,vocational psychology认为个体是自己职业发展的原因,而(occupational sociology则认为个体职业发展主要被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所决定。
另一个英文词career的使用情况要复杂一些。在职业心理学语境中,career的含义演变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由于职业(occupation和vocation)的使用居于主导,career与职业概念等同混用,突出事业,以区别于生活。随着caree一词使用频率的增加,特别使用该词的发展性理论处于优势地位(主要是塞普尔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范达斯克(Vondracek) 2011 ) ,该词突出发展的含义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到20世纪 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将career理解成“变化的职业”逐步处于主导。虽从特定的时刻看,career与职业(OCcupation和vocation)相似,但career更加注重发展性,强调职业的变化,即一个人一生可能会多次变化职业,故译成职业生涯或事业生涯更合适。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是caree;概念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时,西方不仅仅是强调职业生涯过程,还主张将职业生活与其他生活如休闲、退休等发展统一起来,故取人生、生涯之意较合适。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在职业心理学领域是塞普尔(1976,1984),在组织心理学领域是施恩(Schein,1978 )。这时,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工具性价值地位下降,职业既是手段,更是目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选用和确定相关术语都依赖于术语的内涵和使用语境。我们在使用职业心理等术语时也应依据实际情况来裁夺。在青年职业心理的特点与测评研究的语境下,我们更多地侧重于个体与环境交互关系中的个体角度和发展维度。职业心理是指人们在对自我、职业和社会的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对待职业和职业行为的一种心理系统;它不但包括个体自身有关职业的一些特质和特点,而且还包括在对二者认识的基础之上所产生对待职业的某种价值倾向、兴趣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