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测评的客观性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真切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是指测评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素质测评的客观性是测评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准则,特别是在人的素质测评中要控制的变量(包括自然的、社会的、主观的、客观的)很多,要做到客观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做到测评的客观性,首先是测验本身的标准化问题。
所谓测验的标准化是指:①测验用的量具、量表是标准化的,应该不受或很少受到被试主观因素的影响。施测说明(指导语)必须要标准化、规范化,施测环境必须要求统一,保证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②评分一计分的标准、公式是标准化的,对反映的量化指标 是客观的。③分数的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处理,对结果的推断是客观的。其次,要制订一个样本足够大的、代表性好的,并能反映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特征和规律的标准化的常模,确保参照系的客观性。再次,对测验量表法本身必须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只有那些信度和效度较高的量表法,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其确实可靠、可信,具有实效性,这样,才能保证测评的客观性。最后,是素质测评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测量物体的具体属性,内容比较单一,因而可以毫无遗漏地测得全部欲测的内容。而对人的素质测评涉及的内容广泛,结构复杂,至今尚未有,今后也不可能有一种测评方法,能将人的全部属性测评出来。我们说, 某一种测评方法仅仅只能在某一方面、某一维度上反映人的某种素质和某些特性,即任何一 种测评方法既具有它的客观性和实效性,同时又具有它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根据素质测评的不同目的、不同任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多、更为科学和客观的测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