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才测评思想积累的过程
来源:朗识测评|作者:婷婷|发表日期:2014-10-15

  曲折渐进。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厚的人才测评思想,但严格来说,这些思想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心理的局限,因而是零散的、经验性的,而且以定性测评为主。

 

  一是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形态是以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为主,生产方式较为原始落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不可能孕育出先进的人才测评 技术,生产实践主要是靠经验进行,客观上没有发展人才测评技术的社会基础。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重善轻恶,崇尚价值理性,对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推广和使用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认知不够,并有局限性。一些技术发 明被斥之为“雕虫小技”等。由于这种文化心理的影响,人才测评技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即使有,也只是“个案”。人才测评技术成熟的重要标志 是注重定量测评,尽管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已提出“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 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的定量测评思想,但却未能广泛应用于具体实践。

 

  三是相关科学技术尚未足够发达,人才测评技术就无从谈起。现代人才测 评技术是建立在近代心理学(特别是心理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产生发展基础上的,没有心理学的发展和统计学的应用,人才测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至于人才测评技术重要基础的行为科学、计算机的使用更是20世纪的事了。

 

  不难看出,现代意义上的人才测评技术产生于西方。清末,随着心理学这门科学从西方传入中国,我国师范学院的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相继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运用心理测试方法,测量评鉴考生,标志着我国科学心理测验的奠基。著名社会工作者邹韬奋等人曾在上海、南京、武汉、济南等地开展“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他编译了《职业智能测验法》、《职业指导》,刘湛恩编译了《职业自审表》,引起社会轰动。

 

  随后,西方心理测验的著作及心理测量表被陆续翻译过来,部分学者开始着手编制本土化的心理测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术界大力引进西方的人才测评技术和理论,但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人才测评的心理测量研究工作很快受到压制,心理学被视为伪科学横遭批判,心理测评成为禁区,一批学术成果被打入冷宫。 可以说,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观念的影响,人才测评工作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科学研究也只能是一片空白。
 

本文地址:http://www.lstest.com/jobtips/lss-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