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理想和实际能力间的矛盾
来源:朗识测评|作者:婷婷|发表日期:2013-10-26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曾经历了严格的高考“选拔”,怀着无限憧憬顺利地跨 进大学校门,他们有无限的理想,他们把大学生活想象为充满神 秘和诗情画意。但进人大学后,他们很快就发现,大学并非想象 中的伊甸园,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自我评价能力不足,他们会发现现实并非自己所想象的、所追求的那样完美,自己远非所想象的那样出色,这不仅体现在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差距上,还体现在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之间的差距上,也就是对自我的期望和现实中的“我”的差距。由此引发出许多心理上、情感上的苦恼和震荡,失望感频频袭来,使 得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甚至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
(二):智力发展与缺乏社会经验的矛盾。青年时代,由于大脑已经充分发育成熟,因而智力也发育到高峰。大学生经过了十几年的学习训练,到大学阶段,各项智力因素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们的记忆力强、观察力敏锐、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反应迅速,通过专业训练和系统学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智力水平大大提高,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探索和开拓创新的倾向。
随着知识的拓展,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或定论上。但是,由于大学生生活在相对 稳定的校园环境中,无法直接面对社会,所以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往往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主观意识太强,认识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钻牛角尖,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与事实相距甚远。这是大学生心理与社会性发展尚不成熟的表现。
- 上一篇: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的三大矛盾
- 下一篇:大学生常见的非健康心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