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和个性的可塑性介绍
来源:朗识测评|作者:婷婷|发表日期:2013-10-06

  一般能力(一般智力)也称普通能力,指适合于广泛实践活动要求的能力,它们属于一种智能潜力,这种潜在能力必须经过系统而有效的教育、训练和开发,才有可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只有在先天条件与后天条件最完善的结合下,才能充分地将这种潜能挖掘出来。一般能力是顺利地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和想象力以及运算能力等,其中抽象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一般能力是各种特殊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学校的教育任务之原则,应是以训练和开发学生的基本能力为基础,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创造能力为重点,全面促进学生智能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根据心理发育三项指标的测量与评价,可帮助学校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发育水平和特点,学校掌握了这方面的科学资料,可将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案,并观察其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研究,不断总结、完善实施方案,将素质教育不断引向深人。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在个人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两因素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而来的,是在个体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心理特征,即个体所具有的贯常的思维、行为方式和特点。关于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时间问题,各家之说观点不同。有人认为,个性主要决定于遗传,个性在胚 胎发育晚期,婴儿出生前就已经形成;有人认为,个性形成的时间,是在胚胎发育期和出生后的前五年起决定作用;有人认为,个性决定于社会环境,个性形成时间在14,15岁年龄阶段。

 

  人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个性的稳固性也是相对的,而可变性是绝对的,其规律是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在小学生年龄期, 其个性仍处在形成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如果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育、训练,对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lstest.com/jobtips/test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