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三元智力理论就是试图以主体(自身)的内部世界、客体(环境)的外部世界以及联系内外世界的主体的经验世界这三 个维度来分析、描述智力,即智力的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智力的情境亚理论阐明的是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智力行为的内涵,智力就是主体实现对主体有 关的现实世界的环境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和改造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心理活动,个体达到与环境的最佳适宜状态。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的情境亚理论,遵循的其实是一条非常简单的 原理,即智力的实践性。智力测验应该去测量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现实性行为,而不应只局限于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业知一识。
智力的经验亚理论认为,经验可被视为一个连续体,一端是无经验,即处于完全新异的任务或情景;另一端是对任务或情景十分熟悉,加工已达到完全自动化。一个任务或情景究 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测出智力,要看它与这两种技能的相关程度。经验亚理论就是企望说明个体对任务或情景的经验水平与他的智力行为之间的关系。根据经验亚理论,只有当一个任务或情景相对新异时,或者当一个任务或情景的操作处于自动化的进程中时,智力才能得到最好的测量。
智力的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中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是对智力活动内 部机制的刻画。斯腾伯格认为,成分是分析智力行为的基本单元,“成分是一种基本的信息 加工过程,它是在物体或符号的内在表征基础上进行操作”。这种过程可以把一个感觉输入转化为一个概念的表征,也可以把一个概念的表征转化为一个运动的输出信息。所谓成分包括智力的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综上所述,不论是智力结构理论,还是智力的三元理论的分析,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认为智力不是单一的机能,而是由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复杂结构的心理活动。
- 上一篇:美国心理学家关于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下一篇:能力与知识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