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才素质测评的发展(二)
来源:朗识测评|作者:婷婷|发表日期:2013-09-25

        无论是从早期的比奈智力测验,还是到流行最广的韦氏智力测验,他们在实际应用上至少有三点不足之处:其一,这种测验只能个别进行(称为个别测验),每次测验需用两个多小时,而且只能测量一个被试,太费时间,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二,测验中有许多内容与文化知识、个人经历有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出的是知识的含量,而不是一个人的智能 潜力;其三,易泄密,重复测试信度、效度差。

 

        为了克服个别测验的不足,在美国首先产生了团体测验和非文字测验。1917年,美国为了战争的需要,为了防止不能胜任军人职务的人混入军队,同时在选拔和分派官兵的任务时,必须考虑到他们的一般智力水平,即让较聪明的新兵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上百万新兵的大规模测验任务,必须采用团体施测法,于是创造出陆军甲种测验和乙种测验量表, 前者为文字测验,后者为非文字测验。战后这两种测验在美国社会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

 

        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开创了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智力本的研究工作,即“因素分析”。他将智力概括为由两种因素构成,一种称为一般因素(g因素),一种称为特殊因素(s因素)。在这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提出了智力的多因素 分析“群因论”。

 

        1938年英国心理学家约翰·瑞文设计编制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简称SPM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推广与应用,已成为世界上使用率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智力测验之一。 瑞文测验为纸笔式非文字的团体智力测验,它是测量因素(一般智力)的有效工具,主要测量被试空间知觉水平和发现及组合信息的能力,适用于5岁以上任何年龄的人测试,对鉴别智力正常与智力缺陷者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除了上述介绍的有关能力测评外,还有人格测评(或称为个性测评),包括对气质、性格、情绪、动机、兴趣和态度的测量与评价。

本文地址:http://www.lstest.com/jobtips/test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