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测评内涵比较复杂,不仅涉及被试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测验时被试容易产生掩饰或防卫行为,故测评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格测评在测 验设计时应尽量排除被试主观意识的作用,使被试不了解其测验的真实目的。瑞士精神病 医生罗夏首先将投射技术用于人格测验上。罗夏编制的墨迹测验,通过被试对墨迹的自由 反应,借以判断被试在其他场合下的行为模式。日后,因素分析也被用于人格测评之中,目前流行的自陈量表法,如卡特尔编制的16种个性因素(16PF)表;哈特威和麦金利编制的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量表法(MMPI);爱德华编制的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法(EPPS);艾森克夫妇编制的艾森克人格量表法;等等,都应用了因素分析法,对其被试的个性成分进行了分析。
由于心理素质测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如教育、工商业、医疗和政府部门中需要评价、甄选、诊断人的问题,测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被广泛 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西方各国,心理素质测评开展非常普遍,可以说,关心自身的心理问题,就像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样,非常受重视。以美国为例,心理素质测评的发表已发展到数百上千种,从事心理素质测评的专家本身要具备很好的全面素质,在美国心理素质测评是很受人们尊重和欢迎的事业,几乎大多数美国公民一生中需要进行多次测评,以 了解和确定是否具有某些方面的能力和潜力,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许多人升学、求职,甚至求偶都要进行智能和个性方面的测评,有些大学对历届新生都要进行心理素质测评,并建立心理档案制度,对有心理问题和个性缺陷者进行特殊咨询与训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以调整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之能较顺利地完成学业。在西方,心理素质测评虽然始于法国,但兴盛于美国,然后辐射并波及全世界。
- 上一篇:西方人才素质测评的发展(二)
- 下一篇:现代人才素质测评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