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认为,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目前更有观点认为职业自我效能感比职业能力更能有效地预测个体的职业相关行为。它能解释为什么个体即使拥有某一行为能力,却没有选择某一行为目标,或不能成功地达成此行为目标的原因。
(一):与职业选择行为的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自我效能感比实际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更为重要,它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职业选择范围和内容。人们一般都倾向于回避那 些自己认为无法应对的活动和情境,选择力所能及的工作,进人自己认为能够控制 的环境,因而也容易因不准确的自我效能而排除掉一些潜在可行的职业选择。比 如,女性在涉及数学、科学、机械操作等领域时,其信心水平就显得很低,限制了她们在这些领域内选择职业。班杜拉在总结众多研究后明确指出,低职业效能感者 会试图回避自己认为没有能力从事的职业,而高职业效能感者更愿意努力探索、获取相关职业信息,职业选择范围更为广泛。
(二):与职业调整行为的相关 对于职业调整行为,特别是失业后的再就业,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高职业自我效能者,由于有更广泛的职业选择范围,所以更易于转换职业,找到新职业的机会也更多,同时他们在失业后再就业的积极性也更高,会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而低职业自我效能者则相反。
(三):与工作绩效的相关 斯塔科维克和路桑斯的元分析报告指出:在不同水平 (低、中、高)的任务当中都反映出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显著相关,但任务复杂性越高,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越弱。萨德雷和罗伯特森对1993年以前有关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也进行了元分析。 结果发现,总体上自我效能感与实际工作绩效的相关为0.40,在模拟研究中的相关为0.60,最高的达到0.85,远高于现场研究中的0.37。国内研究也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保险推销员具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班杜拉曾提出这样的一种假设:由于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工作任务,因此,很少会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也就不会对此产生消极态度。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分歧。
(四):与个体经历职业压力和困难情景时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在受到威胁或是困难的情况下,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关键取决于其对自己应对能力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力的个体对潜在的威胁不会产生恐慌,也不会让自己的认知活动受到干扰;而那些认为自己不能对潜在威胁施加影响的个体会体验到高水平的紧张,他们倾向于过多地考虑自己的缺陷并会将无关的环境因素也 当作威胁,这样的自我怀疑使个体体验到痛苦和恐慌,并压抑和限制着自己,结果削弱了自己的实际行为能力。因而,职业自我效能感调节着个体在经历职业压力和困难情景时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应对方式。
- 上一篇:职业人格未来发展的方向
- 下一篇:人才测评方法中的心理测验介绍